房天下>  资讯中心  >楼市鹏程>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地产甲方乙方的“爱恨情仇”!

楼市鹏程2021-01-09 03:20:47

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先后服务过三家房产开发、建筑施工一体的公司,其中还有过房产开发公司和建筑公司岗位互换的经历。

房产公司时,觉得建筑公司的管理能力不高,现场几乎是以包代管。甲方很多时候忙里忙外,看上去更像个总包。

后来调至建筑公司,又觉得房产这边的观感更差,做事拖沓效率低。大家做事缩手缩脚,总是担心不能正确领会老板意图,变得人人没有“肩膀”,不敢担责。

想要精诚合作要会换位思考。道理甲乙双方都懂。只是甲方没有动力去做,因为市场决定了现在它的“地位”很舒服,干嘛要后撤一步去自讨苦吃?

乙方往往也没有动力去做。跨前一步,提高服务意识,这些软举措的背后,都要有资金这样的硬通货支持。而建筑业的竞争已经是一片红海了,怎么会空耗资源主动为业主纾困呢?!

这就是注定了,每个地产项目建设的过程,都是甲乙双方来回博弈,相爱相杀的过程……

地产甲乙方的关系

从欢喜冤家到一拍两散

知乎上有人把地产行业的甲乙方关系形容为男女关系。这个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很像一对男女从追求、热恋开始,再到结婚、蜜月、生子,直至最后互相指责一拍两散。

这段“不幸”的婚姻,始于利益,又终于利益。

1、招标:左挑右选,找来冤家对头

甲乙方,原本只是社会分工协作中一组对等的、客观的角色关系。但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它们恰好被用来表达不对等的关系。“甲方乙方”在职场话语体系中,相当于直接给地位高低贴了标签。

在地产行业的甲乙方关系中,“卖方市场”处于优势,甲方在这个关系中,主导地位就处处得到彰显,是强势的一方。

在这种不对等的甲乙双方关系中,如果强势一方不能以平等的心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另一方展开合作,那么说“共赢”,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甲乙双方来到牌桌前,甲方已经知道乙方的所有底牌,那这个牌局就没法打了。

所以多数情况下,甲方从公开招标开始,就不像是在寻求一个精诚合作的伙伴,反而更像是在寻找倒霉蛋。

建筑施工企业是标准的“乙方”,而且整个建筑工程行业基本仍然停留在“来样加工”阶段,生产过程并没有太多的附加值产生,是加工制造业里的低端制造业。

行业成本,已经被研究的无比透明。当下市场化的大环境中,房产开发企业更容易拿到成本底价。评标的基本规则就是,低价中标,而且是那种几乎无利可图的低价。

最终,建筑工程领域的竞争,不可避免地滑向价格战这一深渊。甲方多轮招标比选的结果,只会让那个“累死自己,饿死同行,坑死甲方”的队伍“脱颖而出”。

从这个角度讲,甲乙双方从一开始,就谈不上谁是赢家。

2、签证:甲乙双方的痛

进入施工阶段,如果问作为甲方最怕啥?现场的人员多半会回答怕签证!同样,你要问建筑公司怕啥,多半也是怕签证!

前者不难理解,在地产公司严控成本的前提下,签证的多少,会牵扯到具体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一旦超标,轻者背负罚款损失真金白银,重者就卷铺盖走人。这是直接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要紧得很。

从经营策略上讲,对于乙方,“签证”不是多多益善吗?其实也未必,一是签不到,二是签到了,也是赔钱!

就像我原来供职的一家地产集团公司。关于签证的规定非常明确,可以说在那个约定框架下,签证不但难签,而且签到还要赔钱。

比如签证规则中的一条,因专业技术矛盾导致的返工、返修签证不认可,而且情节严重的,还要追溯总包“不作为”的责任。

理由是,施工总承包作为专业施工队伍,应该有能力及时纠偏。也就是说,施工中常见的不同专业图纸矛盾造成的差错,返工修改的费用施工单位自行承担,悲催的是,还有可能面临罚款。

签证规则的另一条,如果签证成立,也要按照定额计量计价结算。其实定额人工费用,与实际市场价格是严重背离的。这类签证即便得到甲方确认,也可能要赔本,所以乙方签证的动力不足。

说个我经历过的实例。

那是上海闵行某住宅项目,施工总承包方现场负责人老姚,总是时不时地喜欢安排夜班抢进度,然后第二天上班给你送上签证单进行索赔,并说昨晚遇到某某特殊情况,太晚了,不方便跟监理或我们联系等等……

记得有一次,他说要连夜浇筑小区围墙混凝土条基垫层。我半夜偷偷过去看个究竟,发现他们拿了三根大概三四十厘米长的钢筋头,摆放在围墙条形基础垫层的端部,露出大约五六厘米样子,看上去就像混凝土垫层配筋了一样。

第二天,老姚找上项目来,是昨天浇筑围墙混凝土垫层时,挖到基础标高发现那里原状土是回填的。担心这个会造成围墙不均匀沉降,于是就在混凝土垫层中放置了三根钢筋。太晚了,就没跟你们联系……

由于我昨晚看到他们放置钢筋时“捣糨糊”的一幕,知道这其中猫腻。于是就跟他说,签证的你放一下吧,等我写个情况说明给公司领导看过,再来办手续哈。

我一直等到他们把围墙砌起来后,再质疑他们没有摆放钢筋。否则让人他们把围墙拆掉一段,看看下面是否有钢筋。如果有钢筋,我来负责;如果没有摆放钢筋,那后果自负。

老姚听完只能一脸不悦骂骂咧咧地走了。

3、结算:悬而未结,拖为上策

如果说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是挤牙膏,那工程款尾款的结算就是挤石膏,硬化后的石膏,根本挤不动。

甲方先用外部审计这个挡箭牌,拖上个一年半载。这个过程中,还会利用乙方急于拿到尾款的心态和处境,不断地跟乙方讨价还价压缩款额。目的只有一个,能拖则拖,能赖就赖,尤其是签证部分。

乙方在这个时段的处境是颇为尴尬的。工程款项的最后这15~20%,包含了乙方所有欠付的人工费、材料费、税金、管理费、利润等等。不得已,为了应付迫在眉睫的债务债款,只好一让再让,委曲求全。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结算外审搞定。别急,甲方内部复杂的审批流程又来了。线下签字、线上OA,怎么复杂怎么来。一个款项支付,要一二十个人签字。这种情况,越是大的品牌房企,流程就越复杂。

虽然不能否定工作流程对于公司管控的重要性,但动辄就几个月的流程,本质就是在流于程式,给拖延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流程终于走完,先别高兴,因为你也不一定拿到工程款,很有可能,要让你先拿一套滞销房产再说。这类“工抵房”,往往抵款额度虚高,变现能力却很差,把本来就稀薄的利润,再一次稀释,真是让乙方欲哭无泪。

更有甚者,前两年还是“头部企业”的某房企,用“抵债车”支付结算款。一辆十万公里帕萨特,抵三十万。要不要?不要的话啥都没有!

地产甲乙方

如何才能愉快“玩耍”?

甲乙双方,相互绞杀两败俱伤的局面,根由还是在于建筑业市场诚信缺失所致:甲方为了绩效,能骗则骗;乙方为了成本,能简则简。

而且这个诚信缺失的现象,不仅仅局限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这样的标准的甲乙方之间。相关其他市场主体,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

诚信缺失的背后,是产能过剩带来的恶性竞争。

一个工程出来,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投标竞争。如果不是有自身关系或者依托“工程掮客”,最终只能是以价格战分出高低。低质低价胜出,劣币驱逐良币。

房产开发领域一样的产能过剩,鱼目混杂,良莠不齐。

房产开发企业是所有资源集大成者,处在产业链的上游,正本清源很重要,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近几年的地产行业,“大鱼吃小鱼”现象频出,资源在向头部企业集中,希望这个所趋势,有利于诚信体系再造。

当然,任何时候,监管不能缺位。

诚信体系的修复和再造,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那目前该怎么办?

记得《创意之道》有一句话:坦诚对灵魂有益。我觉得这句话,放在合作关系上,也适用。我甚至觉得,一段美好的合作关系,一定是一段利益均衡的关系。能谈钱的,不要谈感情。正所谓,“你出钱我出力,天经地义。我出力你出钱,市场规律。”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