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时若不小心遇到“隔断房”或
甲醛超标房,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结合真实案例,为租客提供了法律指引。租客需警惕租房合同中的空气质量条款,并在必要时运用法律途径解除合同、追回押金。
房屋租赁公司若未提供适宜居住的房屋,则构成违约。

租房时,很多人都忧心租到“串串房”或“隔断房”,特别是遇到甲醛超标的问题,该如何应对?在济南求职的小芳就遇到了这样的困境。她在租下一套房后,发现室内有刺鼻的味道,经检测后果然是甲醛超标,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房屋租赁公司对于小芳的检测报告不认可,认为她退租构成违约,双方因此对簿公堂。法院最终裁定,由于房屋租赁公司未能提供适合居住的房屋,构成违约,需退还小芳押金及相关费用。
另一起案件中,贾刚在明知租的是“隔断房”的情况下仍签约并入住,但后来以居住不便为由要求退租。法院认为,虽然租赁合同不符合《济南市租赁住房居住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但并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由于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都有过错,法院裁定扣除合理租金后退还剩余款项。
租房过程中,遇到环境问题或合同纠纷时,了解并运用法律知识尤为重要。小芳的案例提醒租客在选择租房时,务必关注房屋的空气质量。在签订合同前,可以自行检测或者要求房东提供合格的空气质量报告。若入住后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与房东沟通协商,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贾刚的情况则提示我们,签约前需核实房屋性质,避免因一时疏忽导致后续纠纷。租房者应确保合同条款明确,特别是涉及居住条件的条款。即使租到了不符合规定的房屋,仍有法律途径可供解除合同。租房市场鱼龙混杂,租客在追求低价的同时,切勿忽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前提是详细了解租赁法律条款,以免在纠纷中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