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二环南路的石房峪山和老虎洞山隧道经过三个月的精细施工,完成了综合提升改造。此次改造包括病害治理、降噪设计和照明提升等多个方面,显著提高了隧道内部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济南二环南路的石房峪山和老虎洞山隧道经过三个月紧张有序的施工,已经完成了顶部的泉城蓝面漆喷涂、内部主照明安装以及内侧壁钢石板的安装,“泉城蓝、星空顶”正式上线。由于隧道内部空间有限,车辆通行量大且存在大量设备管线,无法完全封闭交通,因此施工难度较大。项目部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分幅平行施工、分段流水作业和配备小型设备等精细化施工举措,合理安排工序,确保病害治理、钢石板安装和面漆喷涂等施工高标准推进。此外,为不影响市民正常通行,施工主要安排在夜间进行,分三阶段实施临时导改布控,最大限度“让路于民”。
这次隧道项目在设计上大胆创新,摒弃了传统隧道装饰的单调与乏味,融入了现代审美与地域文化元素。照明改造方面,结合创新设计理念、先进技术与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提升了隧道内部的光照环境,提高了市民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此外,降噪设计中首次采用声屏障与膜结构相结合的方案,有效降低了隧道敞口段的噪音。在智能交互设计方面,隧道引入了综合管控云平台,实现了隧道内多个关键系统的无缝联动与高效运行,不仅提升了隧道的日常运营效率,还增强了紧急事态下的应对能力。
石房峪山和老虎洞山隧道于2015年建成通车,是二环南路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综合提升改造,针对病害治理、降噪改造、亮化提升和通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
这次济南二环南路两大隧道的提升改造工程,不仅展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高度,也体现了对市民出行体验的重视。从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工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到在设计上融入现代审美和地域文化,都充分展示了项目的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理念。尤其是夜间施工和分段流水作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最大限度保障了市民的正常通行。创新的照明和降噪设计,不仅提升了隧道内部的环境质量,还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隧道智能交互设计的引入,更是让人看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未来方向。综合来看,这次隧道提升改造工程,不仅提升了道路品质,更让市民在出行时感受到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