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深入实施十万名技能人才梯次培育工程,助力产教融合型和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市政府提供多项补助和奖励,激励技能人才在滨州就业创业,推动城市产业升级。

这几年,滨州市非常注重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出了十万名技能人才梯次培育工程,全面支持产教融合型和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的建设。为了从“工业大市”升级到“制造强市”,滨州不断完善技能人才梯次培育体系,每年都会选拔渤海工匠、十佳滨州首席技师、滨州市技术能手等优秀人才。此外,滨州还赋予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自主权,首创了企业评定市级优秀高技能人才的模式,目前已有450多家企业实现了技能人才等级的自主评价。最近三年,滨州市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了32%左右。
在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方面,滨州市政府也不遗余力,给予省级以上技能人才平台30-200万元的补助,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则分别获得100万元和20万元的建设补助。截至目前,滨州已建成39家市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平台。以渤海公共实训基地为依托,滨州打造了集技能实训、技能鉴定、师资培训、技能竞赛、校企合作、就业服务于一体的技能人才培育综合体。同时,每年还举办渤海职业技能大赛,为全市技能劳动者提供展示技艺和竞争的平台。为了更好地融合产学研,滨州成立了智能制造产教科融合共同体和高端化工产教科联合体,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滨州在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环境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对于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金银铜牌和优胜奖的选手,滨州市政府给予10-50万元的奖励。对于全国和省级技术能手,也分别给予5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首次在滨州就业的技工院校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可以连续3年每月享受1000元的生活补助,首次购房还能获得5万元的补助。在滨州企业新取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证书的人员,可以分别获得4000元和5000元的一次性补助。这些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大大吸引了技能人才在滨州就业和创业。
滨州市的这一系列措施,确实为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技能人才是实现“制造强市”目标的重要支撑,滨州市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不仅细致周到,还非常有吸引力。每年评选优秀技能人才,给予高额补助和奖励,充分体现了滨州市对技能人才的重视。通过打造综合性的技能人才培育平台,滨州市不仅提升了本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培训和就业服务。这种产教融合和实业创新的“双型”城市建设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滨州市的经济转型和发展。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滨州的经验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技能人才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地区,可以学习滨州的这种全面、系统的培育和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