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地产下半场>  正文

手机看新闻

济南,无界。

地产下半场2020-07-24 18:23:45
编者按:这是一篇前段时间完成的稿子,还没来得及发布,济南与淄博协同发展又进了一步,于是增加内容,谁知稿子还没完成,济聊一体化又有新进展,然后就是济南实行17年的“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城市发展方针变为了“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
小编写稿的速度,已经追不上济南发展的速度,所以,索性罢工不改。因为,济南伸出一只手,唯独缺少了中指,领导说,在酒桌上,这叫无终止的喝;在济南,这叫无终止的发展,是为,《济南,无界。》

吞并扩展之路

济南非初尝螃蟹者

杭州,无疑是上半年楼市的焦点。

当年所有人心目中“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人杭州,已经变成万人摇号,卖房换房,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的楼市重地,无数人凑资金、腾房票,只为在杭州楼市中分得一瓢限价红利。

在杭州成为楼市巨C前,其实是并购大户。

从1960年代开始,杭州就一发不可收拾,依次吞并了萧山、富阳、余杭、临安、桐庐、建德、淳安,周边地区不断缩小。如今杭州面积达16853.57平方公里,比北京都大,更是3倍于上海。

这路线,是不是看着熟悉?

对的,就是济南目前在走的路——吞并。

走这条道路的城市屡见不鲜,合肥是区划调整效应最为立竿见影的。

2011年8月,地级巢湖市拆分,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安徽省会合肥将巢湖部分区域纳入囊中之后的五年里,其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经济总量连年猛增,实现了连续“超车”8座省会城市。

走吞并扩展之路,济南不是个,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济南的现代化城市规划,步要追溯至1956年的《济南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该规划是国家住建部,在当时的老朋友——苏联专家,协助下拟定的,它划分了济南功能区。

当时规划为:西郊,是重工业区;北郊,是轻工业区;东郊,是混合工业区;交通仓储区,是泺口、白马山、黄台;北园地区,则作为园艺保留区;龙洞,佛峪以及玉符河两岸为疗养区。

现在还能依稀看到规划的影子。直至千禧年,济南市区发展还是围绕老城区、火车站向外辐射,东部仅到二环东路,这时济南面积达170余平方公里。

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济南是典型的山东人的性格,淳朴有余,机灵不足,过于保守,老朋友种下的种子并未发芽。

东西南北中

济南开启发展之路

顺着时光隧道,来到2002年,会发现这时的济南十分躁动。

仔细一瞧,原是因为“东拓、北跨、西进、南控、中疏”发展战略,被封存的力量疯狂叫嚣,大街小巷,每个人见面,嘴里都是“发展”。

于是,济南奔向了轰轰烈烈地“长大”之路。

先是2002年5月,长清撤县划区投入济南怀抱,2003年大学城建设拉开序幕, 此后大批高校搬迁,商业街随之而起,十几年间,长清背靠教育学生资源,迅速崛起,成为济南西南大门。

随后西部新城迅速跟上发展脚步。2009年7月12日西客站奠基开工,同时张庄机场开始搬迁,为西部片区发展腾出了空间和建设用地。2011年6月30日,西客站随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启用,搭乘高铁东风,西部新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进入2017年后,更是有济南国际医学中心,落子西城。齐河黄河大桥通车,济齐一体化建设加快,西部发展,再次进入新纪元。未来,国际医学中心西边,还将规划国家科学中心,济南西延之路,仍旧在强势推进。

顺着经十大道往东看,济南发展之势更加明显。

在经历大喜大悲,许多人永远无法忘记的2008年,济南乘着奥运的东风,开始修建奥体场馆,全运村。

那时谁会想到会在此地诞生一片商务区,蜗居于此的打工者,也想不到奋斗十几年依旧买不起自己眼中的“郊区”。当时奥体、汉峪金谷等地的偏远程度,不亚于如今的孙村。

10年间,济南自贸区落在东部;金融中心、商务中心开始由老城区,向奥体CBD、汉峪金谷等地偏移;大型企业、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大都聚集在以奥体为核心的东部新城。

2016年,以王舍人、张马屯为主的新东站片区,在新东站及地铁3号线的带动下,也开启发展的加速度。

2019年,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范围的划定,齐鲁科创走廊的打造,济南一路向东的趋势和速度,再添新柴。 



如果说,东西发展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那黄河北则如同树懒,“北跨”策略提出16年,并未取得较大的实质性进展。

直至2018年1月,黄河北天降大任,国务院以国函 (2018)1 号文件的形式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片黄河之畔的未开垦之地,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黄河北先行区的建设,屡屡见诸报端,签约项目数不胜数,百亿,千亿,不在话下,合村并居,腾笼换鸟,如火如荼。

济南以狼吞之势

并三区,建大三环

2016年前,济南扩张发展多集中在城市内力提升,对外扩张是蚕食之态。那么最近4年, 济南在争取国家中心城市,距离万亿GDP的路上,开启狼吞之势,边界不断扩展。

章丘求爱十年,终在2016年,得到回应。2016年12月22日,章丘正式并入济南。章丘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综合实力列2016年度中小城市百强县。

2006年,向省政府提交关于撤市设区的请示

2013年,时隔7年,章丘再次请示

2015年, 在民政部和省政府协调下提交《关于调整济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

2016年9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章丘撤市设区文件

2016年12月22日,章丘正式并入济南

2017年6月21日,K916城际公交正式开通

2018年7月,济青高铁章丘北站将于2018年7月份建成使用

有着“小泉城”美誉的章丘,撤市划区之后,顺接济南东部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再一次站上加速腾飞的“风口”,济南则如同秦吞并东方霸主齐国一般,强上加强。

2018年恰逢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又遇黄河北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8月16日,济阳撤县划区,一下子被推上风口浪尖,着实刺激。

1990年,济阳县划归济南市                                                    2006年,济阳人大代表就已经把“撤县设区”写进议案                               2017年2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增强济南辐射带动力,推动济阳撤县设区,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2017年10月24日,济阳县政府向济南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申请撤县设区的请示》         2017年12月8日,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及民政部提报了《关于调整济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                                                                   2018年6月16日国务院以(国函[2018]86号形式批复济阳县撤县划区                   2018年8月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字[2018] 170 号批复济南市人民政府同意撤销济阳县,设立济南市济阳区。                                                          2018年8月16日,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正式宣布济南市撤销济阳县设立济阳区

要想“北跨”,济阳是要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区,济阳撤县划区后,会为济南北向发展腾挪空间。济阳是携河北跨战略的“排头兵”,也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的最前线。甚至可以说,北跨战略实施,受益就是济阳。

济阳撤县划区,同时意味着北跨策略,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9年,济南又在各种不看好的舆论声中,吞并莱芜。比起章丘,莱芜简直是起点大男主,坐火箭似的扶摇直上。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

“莱芜市”只存在了26年,就变为历史名词。

莱芜是一座因钢而建、因钢而兴的城市,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莱芜也因此被资源限制。20年间,莱芜的发展可以说“不为好,也不为坏”,并入济南后,莱芜又站到了新起点。

对济南来说,莱芜钢铁之城,带来的GDP十分可观,助力济南突破“万亿元GDP”大关,使之有了与青岛对抗的资本。

先后吃下章丘、济阳、莱芜三地,最终面积达10244平方公里,形成10区2县,城市版图渐渐成“人”。

三区吞下了,要想撑起庞大身躯,不至于因“肉”累赘而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造血脉,搭骨架”。

大济南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三环建设。

大三环,分为大北环、大西环、大东环、大西环四部分,四方道路围合犹如巨口,将禹城、齐河、济阳、长清、邹平,都纳入济南交通网。

2020年底,大东环即将通车,由北向南依次途经历城区、高新区、章丘区等地,外环号角正式吹响。自内环、中环贯通后,济南快速路网进入3.0时代。

大西环立马跟上脚步,于6月23日正式启动,途经长清、齐河、禹城3个县市区。

大北环,也将于今年开工,起点是章丘区黄河镇以北。途经济南市章丘区、济阳北,向西布线,过德州市临邑县、禹城市,全程共涉及8个乡镇。

大南环,目前也初展眉目,路线自曹范枢纽立交,下穿京沪铁路,止于京台高速,将在南控政策下,直接拉动南部旅游发展。

三环建成后,将强化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等7市一体化发展。

2020年1月5日,济南市委经济工作暨“四个中心”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会上明确提出,“率先在济泰同城化、济淄同城化和济南齐河全面融合等方面实现突破”。

济南南靠泰山,因山脉的阻碍,穿透力渐弱,城市的辐射带动尤为不足。将于今年年底通车的济泰高速,如一把打开泰山大锁的钥匙,大锁一开,济南南大门打开了,济泰一体化这渠水也“活”了。

如果说济泰,以文化作突破点,那济淄则以产业协作,制造业协同,作为破题之举,推动同城化;齐河更不用说,一座黄河大桥,迅速拉近城市距离。

2020年6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通过推进济泰同城化、济淄同城化和济南齐河全面融合,引领带动省会经济圈加快形成协调联动发展格局。

可见,未来济南会更加注重自身辐射力的提高,融合扩展之路,将高速进行。

城市构架4年3变

济南处巨变时代

整合资料时,常常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从2016年开始,城市整体架构4年经历3次变化,发展之快,超出想象。

在2016年底,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济南市工作务虚会上,明确了济南市城市构架,是1个主中心、1个副中心、5个次中心、12个地区中心和2个卫星城,划定城市边界,实现精明增长和组团发展。一主,老城区;一副,即CBD副中心;五次中心:西客站、新东站、孙村、临空、济北,卫星城则是章丘、长清。

2018年3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公布,此时城市构架转变成“一主、两副、五次、四卫”。副中心增加CBD副中心、黄河北先行区,五次中心由黄河北换成孙耿,卫星城,则增加济阳、齐河。

一年过去,2019年3月31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年),从规划看,城市副中心,增加莱芜、西客站片区,未来将形成“一主四副多个次中心”的城市构架。

从城市构架中调整的频率中,可以看出济南正在经历巨变。其实身处其中,单看不觉有变,由点连缀成片,复盘而观,不得不感慨“万里江山一局棋”。

当年秦国居中国内陆,本无特别优势,却凭借“连横”之术,吞六国而王天下,建立大秦帝国。济南东吞西并、南延北展,颇有“收天下之兵,虎视何雄哉”气势。

济南未来,边界在何处?

或许,没有人能说出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