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让“回不去”的农民工 在城市留得住

济南日报  2016-11-07 17:00

[摘要] 国家统计局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人口已经突破2.7亿,50岁以上农民工达到17.9%,高龄农民工大多早已返乡种田养孙。但还有一批人,不甘心重蹈父辈的农耕劳作,或只身一人,或拖家带口“扎根”城市。他们没有城市 ,没有社保,像是这座城市的“隐形人”。但无论如何,家乡是不回去了,或者说是回不去了。

国家统计局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人口已经突破2.7亿,50岁以上农民工达到17.9%,高龄农民工大多早已返乡种田养孙。但还有一批人,不甘心重蹈父辈的农耕劳作,或只身一人,或拖家带口“扎根”城市。他们没有城市 ,没有社保,像是这座城市的“隐形人”。但无论如何,家乡是不回去了,或者说是回不去了。

如今,游走在城市与农村、现代与传统夹缝地带的高龄农民工,已成为边缘群体。一方面,长期在城市务工,这些农民工在饮食、生活习惯上渐趋城市化,甚至在价值观念上也和城市越来越贴近;另一方面,乡土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熟人社会、人情社会,这些农民工长期脱离乡村的农业生产和人情往来,对土地和农村的感情逐渐淡漠。对过去农村生活的排斥和对农民身份的回避,让一些农民工排斥“乡土 ”,渴望在“城市 ”里过上理想的生活。

现实却是,高龄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拿着低端的工资,却要承受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农民”身份带来的 、社保、公共福利等方面的差异,让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等到年纪大了,当他们在城市里难以获得经济收入、不得不退回乡村时,他们将遭遇乡村回不去、城市留不下的尴尬境地。

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对不愿意回去或不能回去的农民工,要减少制度的壁垒和人为的藩篱,通过“制度补血”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他们有更多融入城市的机会,拥有享受城市现代生活方式的权利,避免“干不动了就离开”成为他们的终归宿;另一方面,要缩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让农民工回到家乡依然能够过上好日子。

伴随着社会变迁, 代农民工渐渐老去。他们的爱与痛,他们的权利与诉求,需要更多关切与回应。总之,让高龄农民工“回得去”、“留得住”,需要更多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济南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