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澳森姆:儿童学习钢琴需要“动机”

中国商机网  2015-11-05 16:24

RD-SPACING: 0px;TEXT-TRANSFORM: none;COLOR: rgb(0,0,0);PADDING-BOTTOM: 0px;PADDING-: 1em;FONT: 14px/25px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PADDING-LEFT: 0px;MARGIN: 0px;LETTER-SPACING: normal;PADDING-RIGHT: 0px;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TEXT-INDENT: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G3商讯: 如果要问中国的家长担心什么,那无疑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补习班"拔地而起".单单以钢琴培训机构为例,根据新的调研数据显示,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钢琴培训的总规模将进一步发展,市场容量有望突破30亿元大关,且每年还保持着7%的增长率。在这些"成绩喜人"的数字背后,作为直接消费者的家长是否真正将音乐艺术的快乐"买"给孩子,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到了澳森姆少儿快乐钢琴教育学校的校长苗媛媛女士。

RD-SPACING: 0px;TEXT-TRANSFORM: none;COLOR: rgb(0,0,0);PADDING-BOTTOM: 0px;PADDING-: 1em;FONT: 14px/25px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PADDING-LEFT: 0px;MARGIN: 0px;LETTER-SPACING: normal;PADDING-RIGHT: 0px;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TEXT-INDENT: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据G3综合报道:从心理的角度看,需要形成动机,动机产生行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在需要与动机的作用下才发生的。那么儿童学琴的动机是什么,儿童学琴又是为了满足他的哪方面的需要呢?

RD-SPACING: 0px;TEXT-TRANSFORM: none;COLOR: rgb(0,0,0);PADDING-BOTTOM: 0px;PADDING-: 1em;FONT: 14px/25px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PADDING-LEFT: 0px;MARGIN: 0px;LETTER-SPACING: normal;PADDING-RIGHT: 0px;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TEXT-INDENT: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我们很容易发现,对学琴的需要与希望通过学琴达到的目标是在家长那里,家长们有通过让孩子学琴,达到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毅力、培养自信心、独立性等等愿望。我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所有这些愿望对于孩子来说连基本的概念也没有,什么是"情操","智力"是什么,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这些都是他们既不能理解,也体会不到的。孩子不愿意学琴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学琴难、练琴苦的问题,更是由于这些学琴目标没有一项是出于孩子自身需要的,因此,从家长设定这些学琴的目标时,几乎就已经注定了孩子不可能愿意学琴。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学琴活动的需要者及对学琴目标的期待者与学琴活动的主体不是一个人。这就好像是上战场打仗的士兵,需要战争、期待战争结果的是政治家和将军,而打仗的却是和这些结果毫无关系的士兵。怎么可能让士兵主动地愿意打仗呢?这一儿童学琴的动机方面的特征是需要我们特别清楚的。

RD-SPACING: 0px;TEXT-TRANSFORM: none;COLOR: rgb(0,0,0);PADDING-BOTTOM: 0px;PADDING-: 1em;FONT: 14px/25px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PADDING-LEFT: 0px;MARGIN: 0px;LETTER-SPACING: normal;PADDING-RIGHT: 0px;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TEXT-INDENT: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但孩子学琴的活动毕竟开始了,这就说明他的学琴活动是有动力的,只不过并不是家长头脑中的动力。概括来说,激发学琴活动的需要有四种:

RD-SPACING: 0px;TEXT-TRANSFORM: none;COLOR: rgb(0,0,0);PADDING-BOTTOM: 0px;PADDING-: 1em;FONT: 14px/25px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PADDING-LEFT: 0px;MARGIN: 0px;LETTER-SPACING: normal;PADDING-RIGHT: 0px;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TEXT-INDENT: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种是审美需要。美妙的琴声,优美的音乐,是学琴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家长与教师都有一个经验:孩子爱弹好听的曲子,而讨厌那些枯燥的技术练习;喜欢弹自己能够弹出"调调"来的曲子,而对生曲子,听不出"调调"来的曲子视为畏途,原因即在于前者比后者更能够满足孩子审美的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孩子即是美的享受者,又是美的创造者。审美是人的天性。这也是孩子愿意学琴的重要动力之一。

RD-SPACING: 0px;TEXT-TRANSFORM: none;COLOR: rgb(0,0,0);PADDING-BOTTOM: 0px;PADDING-: 1em;FONT: 14px/25px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PADDING-LEFT: 0px;MARGIN: 0px;LETTER-SPACING: normal;PADDING-RIGHT: 0px;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TEXT-INDENT: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第二种我称之为"驾驭性需要",很多孩子对神秘的太空充满兴趣,喜欢不断问个究竟,我们一般称之为好奇心,这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探究知识、驾驭世界的一种本能的需要。我们从小都有一种体验,刚刚开始学习自行车时,孩子总是非常愿意每天骑着车到处跑,这不是对知识的驾驭,而是对一个物品进行驾驭与操作,从而获得驾驭性快感的需要。我们将以上两种需要统称为"驾驭性需要".而在学琴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驾驭与对器物的操作性驾驭同时存在。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非常愿意一遍遍地弹他已经练熟了的乐曲,对练熟了的乐曲可以不厌其烦地"练",而对一首生乐曲,则总是要磨蹭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练。我们说,驾驭性需要是直接以学琴活动为目的的,没有其它附加条件的学习需要,它直接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需要的对象,因此这是一种高级的需要。

RD-SPACING: 0px;TEXT-TRANSFORM: none;COLOR: rgb(0,0,0);PADDING-BOTTOM: 0px;PADDING-: 1em;FONT: 14px/25px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PADDING-LEFT: 0px;MARGIN: 0px;LETTER-SPACING: normal;PADDING-RIGHT: 0px;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TEXT-INDENT: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第三种被称之为"自我提高需要",这是指人在自己所在的群体中,提高自己的威望与地位的一种需要。它往往被不恰当地贬称为"虚荣心".由于弹琴或拉琴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良好修养、杰出能力、高尚品味的表现,因此会弹琴往往容易给孩子带来自尊、地位的满足。这在那些学琴学得不错的孩子身上表现得为明显。能够在班级的联欢会上表演一个节目,能够在班里上音乐课的时候给大家弹伴奏,成为这类孩子学琴的非常重要的动力。

RD-SPACING: 0px;TEXT-TRANSFORM: none;COLOR: rgb(0,0,0);PADDING-BOTTOM: 0px;PADDING-: 1em;FONT: 14px/25px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PADDING-LEFT: 0px;MARGIN: 0px;LETTER-SPACING: normal;PADDING-RIGHT: 0px;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TEXT-INDENT: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第四种需要被称之为"交往需要",这是指,孩子希望获得自己所在的群体──如家庭中的父母、班级中的同学和老师、同伴等──接受、喜欢和认可的一种需要。这是人作为一种群体动物的本能需要。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自然地在家长的引导下开始学琴活动,就是"交往需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一个孩子在学琴过程中不包含这一动机因素。从这一点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是在"为家长练琴".尤其是当一个孩子生来根本就不喜欢音乐,对乐器也没有什么兴趣,而自己没有很多音乐才能,所以弹琴从来也没有使他获得过什么自尊的满足,而家长让他学琴的一大堆道理,他既听不懂,也体会不到时,顺从家长的意愿,不与家长发生令人不愉快的冲突,就成了他的学琴动力。这时如果家长还说"你这是给我练琴呢?"孩子自然就会很委屈,因为,如果不是给你练琴,他根本就不会去学琴。因此这种需要也是使学琴持续下去的非常重要,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也许是重要的,甚至是的动力。

RD-SPACING: 0px;TEXT-TRANSFORM: none;COLOR: rgb(0,0,0);PADDING-BOTTOM: 0px;PADDING-: 1em;FONT: 14px/25px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PADDING-LEFT: 0px;MARGIN: 0px;LETTER-SPACING: normal;PADDING-RIGHT: 0px;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TEXT-INDENT: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学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好琴就更需要持久的动力因素,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与家长清楚儿童学琴的需要是什么,即构成儿童学琴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要注意把自己的需要转化为儿童的需要,并且要注意把握不同需要之间的转化,从而形成稳定、持久的学琴动力。比如唤起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她)觉得学琴有意思、好玩又好听;进而提出会弹琴可以在小朋友面前表演,可以参加演出活动,如果弹得好,还可以参加比赛,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弹琴;告诉他,看到他弹琴你是多么高兴,你是多么愿意听他弹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逐渐给孩子听一些好听的音乐,读一些音乐知识、音乐史上的人物的故事等等,使孩子从对学琴的兴趣扩大到对整个音乐艺术的兴趣,从而达到通过学琴使孩子获得广泛音乐艺术修养的目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济南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