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走进历下区趵突泉街道泺文路社区,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20多年的老旧开放式小区怎么变化这么大?路面平整了、花坛也多了,就连楼道也被粉刷一新,甚至有了声控灯……原来,这一切都是趵突泉街道开展“楼道革命”的成果。
走进历下区趵突泉街道泺文路社区,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20多年的老旧开放式小区怎么变化这么大?路面平整了、花坛也多了,就连楼道也被粉刷一新,甚至有了声控灯……原来,这一切都是趵突泉街道开展“楼道革命”的成果。
自2014年以来,趵突泉街道对辖区9处开放式小区、失管脱管单位宿舍内的所有楼体、楼道内的墙壁进行了全覆盖式粉刷;对楼道内的垃圾杂物、小广告进行清理;下一步在发动社区志愿者上下功夫,形成全民参与、自觉维护的长效机制,将“楼道革命”作为一次社区管理创新的实践进行到底。
楼道变“客厅”
家住南券门巷31号楼的李传美一见到记者就乐呵呵地笑了起来,“楼道杂物清理干净了,人一出门心就敞亮!就像家里的客厅一样。”
从2014年开始,趵突泉街道对辖区内所有开放式小区楼道内的垃圾杂物和小广告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运清理。并投入260余万元,对趵突泉一区、二区、三区,正觉寺一区、二区、三区,南券门巷、南圩子外、南新街和朝山街等9处开放式小区,以及失管脱管单位宿舍内的所有楼体、楼道内的墙壁进行了全覆盖式粉刷,粉刷楼体117栋、楼道321个,粉刷面积达11.2万平方米。
记者和泺文路社区居委会主任顾海燕走在社区内,不断地有居民来打招呼,“现在的小广告可比以前少多了。”原来,为了整治小广告,趵突泉街道在各楼的单元门口,统一设立了广告宣传粘贴栏,“有些服务居民也需要,就设置了这个广告栏,既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有效避免了往墙壁上乱贴乱画乱喷现象的发生。”小区成“花园”
走进趵突泉街道内的开放式小区,记者发现,和过去杂物乱堆的印象大不一样,居民楼间的道路平坦,年久失修的庭院也得到了重新维护,三五成群的老年人在小广场上健身、聊天……在开展“楼道革命”的过程中,趵突泉街道对开放式小区内的19处失修居民社区庭院进行了重修、翻新、美化改造,不仅增加、维修了一些健身器材和基础设施,还对24条楼前楼间道路进行了全面修复,重新找平路面、铺设沥青,更换路沿石以及修建维修检查井等,为小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美观的生活居住环境。
此外,记者了解到,趵突泉街道正在计划投入100余万元对开放式小区楼道内破损的窗户进行统一更换,“涉及窗户近千个,考虑到下一步将陆续进行的集中供暖改造,所换的窗户将全部是双层保温窗户。”该街道城管委主任乔小松告诉记者。结合小区内即将开展的电力改造工程以及安全进社区活动,办事处将在各楼道内统一更换安装新声控灯,并免费配置灭火器,为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和安全再添一份助力,预计投入资金约220万元,目前已经进入相关的招标程序。
维护求长效
“楼道革命”改变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但更重要的还是长效维护。因此,在“楼道革命”之初,趵突泉街道就开始探讨辖区内开放式小区卫生维持的长效机制。
“这些开放式小区大多已有20年以上的历史,而且租住户较多,仅泺文路社区内租户就占50%以上,在探索长效机制上存在着困难”,乔小松说,“街道从3月中旬开始,安排机关干部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每周用半天时间义务劳动,以实际行动带动居民自觉参与。”在前几天的义务劳动中,乔小松所负责的楼道就有3户人家表示愿意积极参与。“一家帮我倒水,一家出来帮忙,还有一户年轻人留下了电话号码,希望下次有这种有意义的活动能叫上他。”
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街道不仅仅将“楼道革命”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生工程,还将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次实践。“在开放式小区的治理中,通过建立党员、楼长联系机制,在居民中发挥热心人和志愿者的带动作用,逐步实现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活动的目标,更好地实现和谐‘楼道文化’的建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