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济南市今年建设“五小水利”工程1036处

济南日报  2013-12-25 00:30

[摘要] 今年,“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共建设1036处,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为从根本上扭转我市山丘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条件,有效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我市积极利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今年,“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共建设1036处,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

济南市山丘区面积达3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降雨量小、时空分布不均、地形等原因,山丘区农田缺乏有效的灌溉条件。通过调研发现,山丘区小型水源工程投资少、见效快,是解决山丘区水源缺乏的有效途径,群众自建的小塘坝效益明显,且需求迫切。今年,我市结合实际,在章丘、平阴、历城、长清和市中五个县(市)区基础上,新增了济阳、商河坑塘清淤整治试点项目,投资600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资金3600万元,建设1036处,比原来800处目标超出236处。

“有小水窖再也不用买水浇地了”农民告别用车拉水灌溉时代

“五小水利”工程项目可有效拦蓄山泉、沟道的地表水、充分利用坡面发展雨水集蓄利用,缓解和解决农作物干旱季节需水量,弥补干旱季节农作物生长期需水,特别是农作物需水关键期,补充“救命水”“增产水”,可增产增收,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灌溉保证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近日,记者来到历城区彩石镇白蜡滩村,据当地村民徐文同介绍,这附近历史上就是缺水区域,多年来一直解决不了缺水的问题,别说浇地,吃水都很困难。今年,我市“五小水利”工程覆盖了这个区域的村子,给农民种地带来了极大便利。

记者从山脚下沿着公路徒步向山上走去,几乎每一个小山沟里都有一个小水窖和沉沙池,记者在30里看到了小水窖5个,小水池2个。徐文同拉开其中一个小水窖说:“只要有降水,这水就沿着公路流进小沉沙池,然后石头和泥巴在沉沙池进行沉淀,清水就流进小水窖里,每个小水窖能存10余方水。”据了解,该村有300人左右,修建了小水窖25个,小水池5个,全村的20亩地全靠这些“五小水利”工程灌溉,在干旱季节用这个水可解燃眉之急。徐文同表示:“这一个小水窖大约能满足周围一亩农田使用,而且是随时往里蓄水,也不用专人管理,谁家用的时候直接来取水就行,非常方便,我们再也不用买水浇地了。”

由于是缺水区域,过去这个村子的农田灌溉都是靠人力从10公里以外的狼猫山水库拉水上来,徐文同说:“过去我们这里用水可难了,需要买水,90元一车,一车两立方米多点,很不便宜,有时候还供不上。”从今年起,这附近的村子已经不再靠车拉水灌溉了,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是“五小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者。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全市范围内不在少数,通过“五小水利”工程,我市山丘区今年新增蓄水能力140万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8万亩,有效改善了山丘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条件,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出工不出钱“投劳折资”提高生产效率

我市2013年度的“五小水利”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资金为3600万元,那么其余资金靠什么途径实现呢?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这就是所谓的“投劳折资”,就是政府出一部分钱,其余的部分由农民通过生产力实现。可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

与此同时,“五小水利”工程增加了灌溉用水量,减少农民争水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灌溉管理体制改革,降低灌溉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全面促进农村发展建设。记者在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石崮村小塘坝看到,这个小塘坝蓄水量不大,但却是该村的主要灌溉水源,村民王春说:“我们村都是梯田,没有水井,浇水很不容易,小塘坝建成以前我们村就是靠天吃饭,碰到大旱年份收入就很低,小塘坝建成之后加上水泵,引过水来就可以灌溉农田,我们的收成就有保障了,每年收入能增长百分之十呢!”历城区高而镇孙家崖村从河道里挖井,然后通过小泵站将水提至山顶,历城区水务局农水科科长李红宾说:“这个村子过去也是靠天吃饭,现在政府出一部分钱,农民自己打井提水,全村300亩的苹果树都得到了有效灌溉。”

精彩阅读:

济南城建以轨道交通为主导

济南162个项目调减概算 节约投资48.97亿元

济南万户居民受益“暖房子”室温提高3至5度

济南新增3家企业技术中心 全市已达21家

 

超额完成建设任务236处全市新增蓄水能力140万立方米

由于我市山丘区面积达到了3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以上,同时又受到降雨量小、时空分布不均等原因,山丘区农田缺乏有效的灌溉条件,我市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11年省委“一号文件”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在平原地区建设完善灌排体系,在山丘区大力开展“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加强山地丘陵区、粮食主产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

去年,我市“五小水利”工程项目安排在章丘市、平阴县、历城区、长清区和市中区这5县(市)区。全市共建设“五小水利”工程781处,其中新建小水池198个、小水窖475个、小塘坝14座、小泵站31座、小水渠68.5公里;维修小塘坝4座、小泵站13座、小水渠4.6公里,总投资5855万元。工程建成后,新增蓄水量72.57万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6.17万亩。

今年,我市结合实际,在章丘市、平阴县、历城区、长清区和市中区五个县(市)区基础上,新增了济阳、商河坑塘清淤整治试点项目。市水利局副局长李广华告诉记者:“今年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纳入了济南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五小水利工程1036处,比原来800处目标超出236处,惠及了6个县市区的55个镇办223个村。这个工程有效缓解了济南市南部山丘区缺水区域农田灌溉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个别吃水困难村水源的问题。”据了解,今年的工程分两批建设,批建设工程958处,安排在章丘市、市中区、历城区、长清区四个县(市)区,涉及26个乡镇(街道)153个村。第二批建设工程78处,主要安排在平阴、济阳、商河,涉及29个乡镇(街道)70个村。超计划完成年初建设800处的目标,新增蓄水能力140万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8万亩,有效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条件,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李广华说:“明年‘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仍然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我们将继续抓好这项工程的实施,计划建设五小水利工程不少于800处,惠及更多山区的农民群众。”

既能灌溉也能饮用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五小水利”工程建成后,可以更加充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为进一步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创造条件,从而能合理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发展项目区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历城区彩石镇石瓮峪村的小水池就是一例,这里蓄的水不仅可以供周围农田灌溉用,还为村民储备了干净的饮用泉水。在一个半山坡的小水池,记者掀开盖子看到储存的水清澈见底,还不时冒着热气,该村村民肖长征说这水是从山脚下的一口泉眼里抽上来的,这个小水池大概有5米深8米长,大概能蓄水140立方米至150立方米,“这里蓄的水也能浇地也能喝,我们从家里到地里比较远,来回得5公里,有了这个小水池后我们就带着烧水的壶,带着干粮,中午捡点树枝点着了烧水喝,中午就不回家了,以前光来回跑就一个,干旱的时候我们就直接饮用这里的水了。”“五小水利”工程增加地表水拦蓄量的同时,减少了山洪灾害对沟道冲刷,避免下游沟道的淤积,保水保土,使侵蚀模数和侵蚀深度受到控制。同时涵养了水源,避免了工农业争水现象,为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创造了条件。灌区内的渠、沟、路、林统一配套规划和合理布局绿化形成后,将改善沿线的自然环境,调节田间小气候,美化环境,减少水土流失。还可提高项目区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对改善农民生活和环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精彩阅读:

济南城建以轨道交通为主导

济南162个项目调减概算 节约投资48.97亿元

济南万户居民受益“暖房子”室温提高3至5度

济南新增3家企业技术中心 全市已达21家

 

历城

历城区2013年度山丘区“五小水利”项目涉及彩石、仲宫、柳埠、西营、港沟街道办事处等5镇(街道)的42个村,总受益人口为3.46万人,设计改善灌溉面积1.54万亩。实际共建设各类“五小水利”工程319处,新建小塘坝1座、蓄水量2万立方米,新建小泵站20座,新建小水池90座,新建小水窖202座,修小水渠6处、共计8.25公里。项目概算总投资1358.4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800万元,截至目前,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资料整理和审计验收。

章 丘

章丘市2013年度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我市南部山区的垛庄、文祖、曹范、官庄、圣井及中北部长白山区的普集、相公庄、刁镇共八个镇(街道)。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小水窖140个,总容积2900立方米;建设小水池51座,总容积26640立方米;新建小塘坝3座,总容积3.76万立方米;整治小塘坝1座,总容积2.80万立方米;新建小泵站1座,配套总功率30千瓦。工程总投资1174.48万元,其中济南市级财政补助资金700万元,乡镇自筹和受益群众投劳折资474.48万元。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林果灌溉面积4700亩,新增灌溉面积600亩。其中曹范、文祖镇取得的效果尤为明显。

平 阴

平阴县2013年度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通过维修机井、配套水泵、建水池、水渠、铺设管道等工程措施,以小型水源建设和更新改造为主。全县共涉及榆山、锦水街道办事处、安城镇、玫瑰镇、东阿镇、洪范池镇、孔村镇、孝直镇等8个镇(街道)、涉及36个村。建设工程38处,其中新建小水池17个,总蓄水量1.38万立方米;整治小泵站14座,小水渠6处,总长12.5公里;改造小水渠1处,长0.8公里。项目总投资655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资金393万元,县级自筹资金262万元。工程建成后,新增改善灌溉面积0.45万亩,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和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并能减少对土地等自然环境的侵害,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环境。目前,项目建设除孔村水池改造和毕海洋水池外基本完成。

济 阳

济阳县今年共完成18处坑塘土方开挖项目,项目总投资333.3万元。通过该项目实施,项目区改善灌溉面积0.3万亩,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5万公斤,增产效益为20.25万元;恢复灌溉面积0.22万亩,增加粮食生产能力22万公斤,增产效益为29.7万元;新增农田53亩,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3万公斤,增产效益为14.31万元。共计总效益64.26万元。

商 河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商河县2013年度“五小水利”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12个乡镇22个村的22处坑塘整治工程。目前,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共计清挖土方61.68万立方米,完成投资406.43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资金243.86万元,受益群众自筹162.57万元。项目建成后,项目村灌排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共计新增蓄水量60.58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3.14万亩。

精彩阅读:

济南城建以轨道交通为主导

济南162个项目调减概算 节约投资48.97亿元

济南万户居民受益“暖房子”室温提高3至5度

济南新增3家企业技术中心 全市已达21家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济南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